周报 No.1 - 骑行,新打卡app
这周有5天是五一假期,所以做了很多尝试,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为了督促自己完成日常计划,挑选了个比较适合自己的打卡app。其次是在周日尝试了自己一直想完成的骑行计划,探寻更多的通勤方式。
首次骑行
一两个月以前我就想自己骑行上下班,地铁通勤实在是太没劲了,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还要和陌生人亲密接触。另外的原因是每天我都没什么时间锻炼身体,骑车上下班也算是运动了。周五晚上心血来潮,换了运动服出门了。出门没看天气,到了楼下才发现下雨了,广州从清明开始就一直下雨,没怎么停过。为了不扫兴,还是扫了辆青桔,骑了五分钟还是算了,顶不住这个雨。
周日终于放晴了,打开了导航,又扫了辆青桔就胡乱地出门了。从南桂路,途径南浦桥,洛溪大桥,经过了石溪,燕岗,最后到达沙园。中间其实还经过了其他地方,但是因为这几个地方我印象比较深,只记得这部分了。耗时一个半钟。
南浦桥是条小桥,轻轻松松就过去了。过桥后途径的是凌乱的村落,道路很乱,没有非机动车道,小电驴到处乱窜,路边歪歪扭扭停着许多汽车,每分每秒都需要警惕周围会不会突然蹿出来一辆小电驴。过了这个村,路就通畅起来了,可能是因为有个学校,非机动车道很宽,周边的路也很笔直好走,这种幸运只维持了几分钟。因为接下来要经过洛溪大桥,这是全程的噩梦。
幸运的是洛溪大桥有一条非机动车道,不幸的是骑车上桥的难度也太大了,坡度很大。从桥底上去不久,就有隔音罩,在外面是感知不到车流声的,但是我在里面,能非常明显地听到很大的噪音,apple watch一直提醒我周边音量已经到达87分贝。隔音罩从桥底一直延伸到江面的这边,看着隔音罩一直误以为这段路是已经在桥面上了,其实不是的!隔音罩是从桥底到珠江的这边岸上,过了隔音罩才算是真正的要过江了!这段上坡路很漫长,我看着一辆辆小电驴从我身边疾驰而过,我只能很慢很慢地踩着踏板,真的很怀疑人生,心率一下子飙到了180…过了这段就好受多啦,比较平缓且有下坡路。下坡很长,一路上只需要刹车就好了。
后面的路就很平坦了,路况也不错,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。我主要是看了每个地方的景色。路过了石溪的牌坊,跟广州其他地方的牌坊差不多;路过了昌岗的城中村周边,房子比较破败,也可以看到很多老人,是一路上遇到老人最多的地方;最后到达沙园地铁站,刚好看到新开的京东mall。看了一下天气,天空有些黑,我也是时候回去了。
我与地坛
这周的阅读目标达到了 (7/7) 。《我与地坛》读到了第12章《记忆与印象2》。这本书读到现在,总有一种在读别人日记的感觉,以往我写日记,就喜欢写出困扰自己的问题,然后一遍思考一边写下来,写到最后自己想倾诉的东西说完了,如释重负,又有活着的力气了。
也许是年龄见长,现在看书的思考方式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。在不经事的年纪,看待文学总会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的角度来解读。所以小时候对残疾人好的印象就是“身残志坚”。在听到余华说的“我并不是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,我只不过是把已经走过的时代写下来而已。”后,看书就不会太想着去剖析某句话的用意,作者兴许只是把他看到的事实写了下来,或者稍加修饰描述出来了而已。所以读书,就读读就好啦,不要太刻意去追求作者的意图,只在意自己读书时的感受就行啦~
钢琴开新谱
这周的练琴目标达到了(7/7) 。是2024年第一次连续7天练琴的一周,非常值得庆祝一下。上周四上课的时候,翁老师给我新加了五级的自选曲,莫扎特《小星星变奏曲》的主题、变奏1、5。变奏1还挺快的,原速要到104,这一段有大量的十六分音符,目前我也只能勉强到70的速度,还是分手的…这是我练的五级的第三首曲子,感觉距离能考级真的是遥遥无期。
运动打卡
这周的运动目标只达到了 (3/7) 。我要动起来真的要做非常大的心理建设才会开始,这是我重启运动的第一周,也不会太强求,只要每天都动一动就好了,最重要的是能坚持。同时因为翁老师安排了我五一参与琴行的演出,总要为了穿上美美的裙子牺牲一下自己吧~